您现在的位置是 : 首页  >  行业聚焦  > 正文

原著粉大战改编剧,一场不会结束的战争

日期:2023-08-10 10:05:00 来源:微信公众号:毒眸

几乎每一部IP改编剧出现,都会引发一波原著粉的集体声讨。热门IP的改编更是万众瞩目,从选角到播出,都会在舆论场上掀起腥风血雨。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原著粉习惯带着批判的视角,从各个角度审视改编;没看过原著的观众,因为没有对比的视角,会出现与原著粉不同的意见;夹杂在其中的原著作者和剧版创作者则各有压力,前者左右为难,后者草木皆兵。

这种现象成为常态,并不是谁的问题,而是在IP行业的发展过程中,不断被滚大的雪球。

最近的战场集中在剧版《异人之下》,虽然该剧因介质原因暂时停更,但已经播出的四集,已经足够掀起滔天的讨论声。

讨论的焦点之一集中在选角之争上。比起需要更深入思考的剧情逻辑和人物设定,直观可感的选角,总会成为改编作品里*被讨论的一环。

早在《异人之下》有传言要被改编时,就有不少人讨论,影版“张楚岚”胡先煦和剧版的彭昱畅,谁适配度更高。播出后,“宝儿姐还原度”的词条也冲上微博热搜,广场里充斥着反对声。其他高人气角色“诸葛青”“张灵玉”等也被广泛议论。

在三次元世界里寻找适合演“纸片人”的人选,的确不是容易的事,这几乎困扰着所有IP改编剧。

《雪中悍刀行》播出时,女主角“姜泥”就被认为不够美;《难哄》最近也因为选角争议被“吵”上热搜,网传翟潇闻搭档张予曦的配置,无法获得原著粉们的认可,官博便不得不出来发布声明,让大家“不要过度猜测”。

除了选角,几乎所有围绕剧版《异人之下》的讨论,都绕不开与原著的对比,甚至有漫粉直言“这种剧就不是拍给原作粉看的”。

在IP改编剧的观众行列里,有着自成体系的鄙视链。

在这个序列里,原著粉站在顶端,对原著的了解,让他们被看作是更有资格发表意见的群体,从选角到剧情,从故事走向到人物关系,他们总是更有话语权。

‍‍‍‍‍‍‍而他们在面对IP改编剧时,心情也更复杂。从一个IP要被改编成剧的消息传出那一刻起,原著粉的心就被揪得很紧,选角满不满意、制作经费够不够多、编剧是谁、会不会乱改剧情、是否会魔改人设……每一条都令人操碎了心。

这当然不是谁的错,因为原著粉和改编剧之间的梁子,在很多年前就已经结下了。

让我们把时间线拉回到被称为“IP元年”的2015年,那年《花千骨》开启了国产剧的百亿时代,大IP剧接连播出,也让市场看到了热门IP的力量。

一时间,整个行业掀起了一阵IP狂潮。华策影视还在同年提出了“SIP战略”,要以“超级IP、超级制作、超级明星”的现象级产品为核心,打造“爆款精品”。

事实却不如想象那般美好。

从2015年*部《盗墓笔记》上映到现在,《盗墓笔记》的IP被改了又改,电影和剧加起来足足拍了14部,只有《*笔记》豆瓣评分刚过8分。即便是作者徐磊本人坐镇,也无法再获得读者们的信任。

“魔改”更是家常便饭,对原著作者来说,“改编运”简直是玄学,版权一旦卖出去,就是一场“生死有命,富贵在天”的豪赌。

晋江作家Priest的小说《有匪》在改编成剧后,就连主演赵丽颖都受不了每天更新的飞页,发微博内涵剧本和原著差异太大。

一旦进入改编环节,原著作者们的话语权就滑向了不受控的地步,完全取决于剧方的想法。之前有某剧的原著作者在剧中担任“文学策划”一职,曾告诉毒眸(id:Domoredumou),自己并没有看过剧本,也没跟编剧进行过前期沟通。

被认为改编剧“从不失手”的作家顾漫,也经历过作品被魔改的经历,在《杉杉来了》之后,她深度参与了后续每一部改编剧的选角和剧本创作过程,才能在《何以笙箫默》和《你是我的荣耀》里享受到“3D打印原著”的快乐。

但这并非一条所有作者都能效仿的道路。

作家天下归元曾在《凰权》剧组中担任联合编剧,主要负责台词的润色,后来她告诉毒眸,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适应从作者到编剧这种身份的转换。因为“小说和剧本是两种文体”,写小说可以放飞想象,但是剧本需要更严谨的结构。

太多“前车之鉴”,令原著粉们对IP改编剧失去期待。在漫长的IP改编历程中,原著粉们的心情一遍遍被伤害,甚至形成了某种“应激反应”。

直到剧播出之前,任何条件都是无效的,原著作者、知名编剧、S级大制作……哪一条都不足以让他们放心。

而这种不信任,反过来为改编作品的创作者施加了不小的压力。

几乎每一位IP改编剧的主创人员,都要面临同一个问题:“改编如此热门的IP,会有压力吗?”

答案是肯定的。

改编的压力,较之原创内容更甚。《流金岁月》《赘婿》的编剧秦雯曾跟毒眸提到,和原创剧本相比,改编剧本对创作者来说考验更大,可能不仅需要大量吸取相关知识,同时还要做好面对复杂舆论场的心理准备。

这种压力不仅来自于原著粉关切的目光,也源于市场和观众对于IP改编剧的标准并不明确。到底什么样的改编是好的?谁都给不出*的答案。

剧版《三体》改编时,足足想了近二十种不同的改编方案,挪动原著时间线以增加科幻感,或是切换视角、改变主角来增加故事性,但讨论来讨论去,最终的选择还是“回归原著”,并且因此受到了好评。

完全遵照原著的改编方式,算是一手“保险牌”,但难免会丧失一部分改编者的自我表达。《沉默的真相》的原著作者紫金陈就提到,自己非常满意剧中对于受害人身份的改编,称其为“天才的想法”。

说到底,改编和翻拍还是不一样,当一个IP被翻译成多种内容形态时,它的理想状态,应当是在流动中不断迸发新的火花,而非换汤不换药的原地踏步。

观众之间的“鄙视链”也同样传递到了创作者一侧。

在今年的白玉兰奖上,获得*改编编剧奖的《人世间》编剧王海鸰在现场提到,她的朋友跟其他人介绍《人世间》的编剧时,得到的回答是“这个剧不是有小说吗?还要编剧干嘛?”王海鸰说:“我一向知道改编是个费力不讨好的事儿,但也没想到会误解至此。”

重重压力之下,创作者很难在IP改编的过程中,保持创作的纯粹性。

另一个值得担心的问题是,并非所有创作者,在决定改编某个IP时,出发点都足够纯粹。

回到故事的原点。早在2015年前后,IP的*价值是“利益”,大部分纷至沓来的创作者和资本方,闻着钱味儿而来,更多地是看重IP本身的热度和其自带的粉丝群体。

知名编剧束焕就曾经透露,某影视公司曾花50万购买了一个女作家的网络小说,最终却根本不用这个故事,“他们要的就是那个名字,故事是什么都不重要。”

剧本变得不再重要,只要演员咖位够大,IP足够热门,就能在市场上卖个好价钱。

导演汪俊在接受采访时提到,仅有少量剧本就开机的状况,当时在业内十分普遍:“《我的儿子是奇葩》开拍时剧本不到15集,这已经是比较好的状况了。”

不过,在“大IP+流量演员”接连翻车后,近几年的IP市场已经逐渐回归正常,选择一个IP的出发点,也逐渐从“利益”转向了对故事本身的喜爱。

这几年,既有像《小敏家》这样“非热门IP”成功改编的案例,也有不少主创是看重IP本身的故事性而选择改编,导演乌尔善就跟毒眸提到,他最初想要拍一部与道家文化有关的奇幻青春片,在看到《一人之下》的漫画后,发现它完全符合自己的想象,于是决定“直接拍这个”。

不过,即便是现在,仍然有不少IP改编失手的例子。

经典IP还在反复地被薅羊毛,3.2分的《鹿鼎记》和3.4分的《天龙八部》,让金庸迷们头痛不已;很多IP更是“从开始就错了”,《我的人间烟火》和《偷偷藏不住》都因为原著内容引发争议,这类已经和当下价值观错位的IP,看起来并不值得被影视化。

好的故事被从多重角度去解读,这事儿无可厚非。但IP改编已经逐渐成为罗生门。即使创作者出于喜欢IP才“下手”改编,如果恰好喜欢上了“粉丝很多”的IP,就难免被扣上蹭热度的帽子。

创作者的出发点说不清楚,围观者们的惯性思维也很难在短期内改变。

这是一种恶性循环:

过去的失败经验让原著粉们对改编剧失去信任,这种压力又传递到创作者一侧,让他们失去对作品原本的判断,在改编时难免束手束脚、瞻前顾后,反而丢失了创作应当赋予改编作品的真正价值。

这种循环,看似是原著粉和创作者的对峙,但仔细拆开来看,群体内部也并不完全统一。

用心的创作者当然有,但IP改编乱象余温仍在,每年都会贡献那么几部“大IP烂剧”;原著粉们也不都是“闭眼抵制”,只不过温和派的观点总是更少被人看见。

IP改编的风潮已成大势,历史的车轮只能向前,无法倒退回八年前纠正过去的错误。不过,市场到底是否真的做好准备,迎接这种不可逆的趋势,目前看来仍然不好判断。

起步较晚但发展飞速的IP产业,还缺少成熟的、被充分开发的优质IP来打前阵,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开发方式,已经让很多IP失去了成为“中国漫威”的机会,“书剧分离”的口号喊了这么多年,也无法让观众完全独立地审视各种IP形态的质量。

显然无论是观众还是创作者,都还需要时间去接受这一切。这种接受,应当是在“尊重彼此”的基础上进行,观众们需要适当地给创作者松松绑,不要拿原著当*标准,创作者们则需要绷紧了弦,想清楚自己到底“为何而改编”。

原著粉们只是严格了一点,但并不好骗。到底是出于热爱还是为利益考虑,最终交付的作品会给出答案。

标签:

推荐